第六十七章 反攻(一更)

發佈時間: 2023-04-21 17:34:23
A+ A- 關燈 聽書

 第二日,安華錦帶著許清靈,回了南陽王府。

 許清靈住進了安啟辰生前住的院子,進了門後,她摸著他生前用過的物事兒,想著他的音容笑貌,便哭了一場。

 這八年來,她不敢踫安啟辰留下的東西,無論是生前給她的,還是死後留在南陽王府的,安華錦曾經問過他,可將他哥哥屋中的物事兒帶去秀靈山一件給她,她搖頭,不敢看,也不敢收,怕一旦瞧見,她就忍不住去九泉之下找他。

 如今,八年已過,她才敢了,也敢住進南陽王府,他自小住的院子里屋子里。她想,她余生就待在這里,等著寧兒長大,看著他娶妻生子,等著孫子孫女出生,將來,誠如姑姑所說,都幫他把沒看到的看看,以後去了地底下找他時,可以與他都說說。

 安華錦怕許清靈哭壞了身子,請了葛大夫過來看她。

 葛大夫給許清靈把了脈,搖頭,“沒大事兒,能哭未必不好,哭哭也好,省的憋著才容易生病。”

 安華錦放下了心。

 葛大夫離開後,許清靈紅著眼楮問,“妹妹,他呢”

 安華錦看著她,“嫂子說誰”

 許清靈的臉色冷極了,“許靖。”

 她也是才知道,原來當年安伯伯與啟辰兄弟的死,都是她父親做的,他怎麼能做這樣的豬狗不如的事兒

 安華錦道,“我將他從京城帶回來後,便派人將他送回許家了,他久病纏身,恐怕時日無多了。嫂子想見他嗎若是你想見他,過兩日,我請陳將軍護送你回許家一趟。”

 許清靈恨聲道,“我不想見他,就是問問罷了,我只當沒有這個父親,他也只當我八年前就死了好了。”

 許靖,她是到底也不願意再見的,若不是他,啟辰根本就不會死。

 安華錦點頭,“既然如此,嫂子就不必恨他了,過去的事情便過去了,恨他也不值當。”

 許清靈閉了閉眼,點點頭。

 二人正說著話,許清岩匆匆而來,他在老南陽王病逝前見過許清靈,兄妹二人彼時連抱在一起哭都沒心情,如今老南陽王去了也有一個多月了,他今日得知許清靈隨安華錦回來了,不再住在秀靈山了,便從軍中匆匆趕了回來。

 “大哥。”許清靈見到許清岩,喊了一聲,“你這是從軍中回來”

 許清岩點點頭,打量許清靈,“短短一個月,怎麼瘦了這麼多”話落,又看了安華錦一眼,“你們兩個,真是一個比一個瘦,我真擔心風一吹就能把你們倆吹跑。”

 “以後我讓姑姑盯著嫂子多吃飯,總能養回來的。”安華錦笑著說,“至于我,吃幾頓肉,肉就回來了。”

 許清岩失笑。

 許清靈也笑了。

 許清岩見許清靈狀態還好,雖然看起來是哭過,但是心情好像還不錯,大約是住進了安啟辰的院子屋子,她整個人不再是浮萍,終于找到了扎根之處,沒什麼可擔心的,他放心了下來,對安華錦說,“王岸知的確是有大才,在軍中也適應的極好,我看他xin子還好,沒有傳說中的那般邪氣,南陽軍有他的加入,不得不說,如虎添翼。”

 安華錦點頭,“他怎麼說需要幾日適應”

 許清岩道,“他讓我告訴你,三日後,就可出兵。”

 安華錦頷首,“行,我安排一下,明日就住去軍中,調度一番,三日後,與他一起,發兵南梁和南齊。”

 許清岩點點頭。

 于是,當日,安華錦便將南陽城之事做了安排,對于是留下崔灼守城還是許清岩守城,二人難得地起了爭執,都不想守城,都不放心,想隨安華錦出兵。

 崔灼文武雙全,許清岩亦是能文能武,她們二人,無論是誰守城,安華錦都放心,她的本意是崔灼守城,許清岩跟著她出兵。但崔灼十分執意,他列舉出了與許清岩二人的優缺點,得出結論,許清岩比他更適合守城,穩固後方,畢竟許清岩多年經商,糧草調度供給等等,更適合協調安排。他多年來熟讀兵書對運兵之道更是用心鑽研,合適隨軍。

 許清岩被崔灼列舉出的條條框框說的啞口無言,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事實。

 安華錦听完之後,笑著答應,“行,那就崔世兄吧”

 大戰當前,想必她家那個小別扭也不會打翻醋壇子,該大度的時候,他應該是不小氣揪著這個鬧脾氣的。

 她與崔世兄,坦坦然然,也沒有什麼不可言說,不可共事的。這一戰,當用盡全力,怎麼最好安排,怎麼去做就是了。

語蝶言情小說網 www.dargon888.com/

 于是,許清岩守城,崔灼跟著安華錦,沈遠之跟著王岸知,其余人各有分配,兩批人馬便這樣定了下來。

 定下來後,第二日,安華錦與崔灼都住進了南陽軍中,做統一的作戰計劃。

 南齊和南梁的山河圖,安華錦早已研究過數次,她早就制定了行軍路線與攻城策略,不過因為王岸知的加入,還要做最後的溝通和最終的方案。

 王岸知對安華錦制定的作戰方案沒有什麼異議,只不過拿出了更細致的南齊和南梁的山川圖,囊括了南齊和南梁好幾條不為人知的山路,安華錦見到時,眼楮都亮了。

 她就知道,王岸知那四年在外游歷,踏遍了南齊和南梁的千山萬水,總有用得到的。如今果然如此。

 不止如此,王岸知埋藏在南齊和南梁的暗樁,也有許多。

 安華錦攻打南梁,王岸知便扔給了她一塊令牌,南梁的所有王家暗衛,可以隨她調遣。

 安華錦不客氣地接了令牌,對他道,“謝了”

 王岸知挑了挑眉,“人都給你了,若是贏不了我”

 安華錦接過他的話,“到時候我自動滾出南陽軍,回家生孩子,相夫教子去。”

 王岸知臉頓時一黑。

 生孩子,相夫教子,她想的倒是美

 二十萬京麓兵馬被帶來南陽這一路,安華錦便訓了一路,如今進了南陽軍後,不過幾日,在沈遠之手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雖不至于脫胎換骨,但最起碼看起來不是那麼沒用了。

 三日後,安華錦與王岸知帶著七十萬南陽軍,二十萬京麓兵馬,兵分兩路,攻打南梁的都城昌州與南齊的都城堰城。

 這是一百五十年里,第一次,大楚不是守城,不是被動挨打,而是興兵反攻。

 此時的漠北,南齊和南梁兩國已集重兵攻打了二十日,如預料地折損了二十萬人馬,但是卻沒有攻下漠北的鎮北城。原因是大楚的太子親自帶三十萬南陽軍,支援漠北,一下子鞏固了漠北瀕臨被迫的困境。

 漠北的鎮北王幾乎老淚縱橫,感慨安小郡主料事如神,也感慨十六年前漠北借兵給南陽王府的恩情在十六年後以這種方式來還。

 不管怎麼說,漠北保住了。

 南齊和南梁折損了二十萬兵馬沒攻下漠北,自然不甘心,所以,又增重兵,重攻城炮,重滾輪車,修正之後,大肆進攻。

 有楚硯坐鎮,南陽軍都是精兵,鎮北王也發了狠,漠北軍士氣大增,使出十二分的力氣,抵擋南齊和南梁的重兵攻城。

 兩方都發了狠,一時間,戰事膠了二十日。

 兩國領兵的首領也沒想到砸進去了二十萬兵馬,竟然沒給漠北破開一道口子,大楚的太子楚硯竟然親自帶了三十萬南陽軍支援漠北,竟然讓戰事成了膠著的狀態,兩方只能研究改變攻城策略。

 但就在齊梁聯軍研究攻城策略時,兩軍邊境傳來消息,南華錦與王岸知兵分兩路帶著南陽軍攻打南梁的邊城昌州與南齊的邊城堰城。

 齊梁聯軍震驚,沒想到大楚一國之力,竟然還敢反攻

 就在他們震驚的七日後,傳出消息,南梁的邊城昌州被破,安華錦奪了昌州,同一日,同一時,南齊的堰城也被破,王岸知奪了堰城。

 僅僅七日,南陽軍在安華錦和王岸知的手里如一把利劍,齊頭並進,昌州破,堰城破,震驚天下,也讓南梁與南齊的國君齊齊變了顏色。

 ()